8月8日立秋
忽然一驚!夏天就過完啦?
涼爽的秋天來啦?
不存在的
還有一只脾氣火爆,嗷嗷直叫的“秋老虎”!
等著你!
“秋老虎”是對立秋或處暑節氣后重新出現短期炎熱天氣的俗稱。一般來說立秋后若連續出現5天35℃高溫天氣,就可認為是“秋老虎”了。
因南北地區氣候溫差有異,南方比北方高溫天氣更長。“秋老虎”的性格也各不相同,有的脾氣暴躁持久,怒火中燒2個月;有的稍顯溫柔;有的陰晴不定,反復無常,去了又回,所以“秋老虎”出現的時期并不固定,約在立秋后的8月-9月期間出現,一般大約持續7-15天。
“秋老虎”不僅性格難以捉摸,還有很多“傷人”大招。比如溫差大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;溫度高出汗多,消耗人體津液,易導致心煩失眠、上火大便秘結,口腔潰瘍等癥;天氣干燥容易引起肺部問題;氣溫過高,過度貪涼易導致空調病等。
1、防腹瀉,不貪涼
2、防秋燥,要潤肺
中醫認為“秋內應于肺”,肺為“嬌臟”。秋燥猛于虎,天氣干燥容易傷肺,肺氣虛則身體抵抗力下降,易生病。可多食蓮藕、百合、杏仁、銀耳、山藥等潤燥之物,要少吃蔥、蒜等辛味之品。
另外,天熱易心煩氣躁,易與人爭吵。不良情緒會使激素水平發生變化,導致血壓急劇升高、心律不齊等問題。所以還要合理調節情緒,及時排解內心的憂愁,做到內心安寧、心情舒暢,有助于氣血運行,疏導肺氣。
1.《本草綱目·獸部·阿膠》:“陰不足者補之以味,阿膠之甘以補陰血”“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,故能清肺益陰而治諸證。”
2.《本草綱目·序例上·十劑·阿膠》:“凡麻仁、阿膠膏潤之屬,皆潤劑也。”
3.《本草綱目·主治第三卷·百病主治藥·大便燥結》:“阿膠利大小腸,調大腸圣藥也。老人虛閉,蔥白湯服;小兒虛閉,煎湯調阿膠末服。
阿膠有補血、滋陰、潤燥之功效,對肺陰虛的燥咳,痰中帶血都有一定的調養作用。
3、立秋養心,不能忘
夏季對應的是火,所屬臟器是心,因此,夏季心火最旺。氣溫高,人體代謝、血液循環加快,相應的心臟負擔也會加重。心腦血管病患者會出現血管擴張、回心血量減少的情況,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。所以我們在防暑的同時,更應該注意“養心”!
4、注意滋陰和斂陽
秋季夜出來納涼,逛夜市,逛吃逛吃的,不知不覺夜就深了,回家洗漱完拿起手機開始新一輪的“休閑”,一晃便到12點......中醫認為,夜間應是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安靜入睡的時段。凌晨不睡,會使人體內陽氣得不到正常的休整,易誘發“心火”,出現陰虛上火的癥狀,損傷陰液。而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是順應自然規律而助人體生長與收藏的,秋季燥邪盛,易傷陰,所以秋冬之時宜服用滋陰之品,搽滋潤護膚之品以防燥邪,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。
“龜首常藏向腹,能通任脈,故取其甲以補心、補腎。補血,皆以養陰也。”
——李時珍
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等古代醫藥學典籍中均有記載龜甲的滋陰功效,并將龜甲列為上品,是滋養肝腎之陰的好東西。而龜甲膠性味咸,咸味之品還能補充因汗液流失而缺少的鈉,以此來確保人體水電解質的平衡。
龜甲熬制熬成的龜甲膠,有滋陰,養血之功效。用于陰虛潮熱,骨蒸盜汗,腰膝酸軟,血虛萎黃等癥。再加上清熱解暑的金銀花露、仙草粉,同制成膏方,適合炎熱的季節食用。
立秋時節好時光
愿大家在這個豐收的季節
收獲健康與平安哦!